菲律宾内格罗斯与邦板牙糖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1855—1934)  

An Analysis on the Sugar Industry Divergence Between Panpamga and Negros,1855-193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艺伟 Xiao Yiwei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学术研究》2022年第8期132-140,共9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中国糖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21&ZD23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19世纪中叶起全球贸易扩张给东南亚各地带来了普遍的出口农业繁荣,相似的繁荣之下却是各地迥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在1855年到1934年的菲律宾糖业繁荣中,以邦板牙为主的中吕宋传统产糖区和内格罗斯新边疆地区在糖业发展趋势上即呈现出显著差异。如果从经济环境史视角出发,将经济变迁与作为生产活动基础的能源利用方式联系起来,重新思考两地糖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可以发现两地糖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模式存在显著不同。在磨糖环节,邦板牙主要依靠菲律宾水牛提供的畜力,内格罗斯则依靠木材和甘蔗渣燃烧产生的热能。在此背景下,世纪之交广泛传播的牛瘟使邦板牙的畜力供应遭受重创,使其糖业生产急剧下滑,成为导致两地糖业发展差异的偶然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能源等自然条件是影响经济表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菲律宾糖业繁荣 内格罗斯 邦板牙 牛瘟 糖业综合工厂 

分 类 号:K341[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