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匮要略》“湿邪”理论探讨岭南肾病诊治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奕娇 李顺民[2] 易铁钢[2]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33 [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深圳518033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年第6期535-53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A1515011151)。

摘  要:《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条文相比《伤寒论》更为简略,理解晦涩,虽该书成书久远,但对肾病的诊治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中医治疗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岭南具有其独特的气候、地理位置,当地人体质具有“上焦多浮热”、“中虚多湿蕴”、“下元多寒湿”的特点[1],笔者旨在立足于经典,结合岭南医学临床诊治特色及文献梳理,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思路与方法。

关 键 词:《金匮要略》 《金匮》 岭南医学 中医药治疗 临床指导意义 因人制宜 中医治疗 《伤寒论》 

分 类 号:R277.5[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