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永林[1] HUANG Yonglin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8期13-26,共14页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民俗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项目批准号:20STA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在非遗领域的实践探索,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精神、符合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推动“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根据相关理论与实践概括分析了非遗产业利用的十种“非遗+”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模式的典型案例,为非遗产业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