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修复馆藏书画“折条病”的实验探索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华 孙丽娟[1] 容波 黄昭瑜 熊若楠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2]太原市博物馆,山西太原030021 [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西安710600

出  处:《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5期44-47,共4页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基  金: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为2021WYYCT-16)。

摘  要:“折条病”是馆藏书画最普遍的一种病害,与之前的保存环境和自身复杂的流传经历有关。修复“折条病”通常采用传统的方式——贴折条,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折条病”根本上是由于纸张老化加外力的反复作用,在贴折条之前先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进行加固,用超景深显微镜、分光测色计、光泽度计、耐折度仪来衡量这种修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处理过的“折条病”样品折条处的缝隙得到了很好的填充,色差在1.56以内,光泽度几乎未改变,没有眩光效果,耐折度提高了8倍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固再加贴折条是治疗书画“折条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关 键 词:馆藏书画 “折条病”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贴折条 加固 

分 类 号:G264.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