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天虹[1] Zhang Tianhong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31-37,共7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石刻文献与唐五代幽州社会研究”(17LSA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李德裕所说的河朔藩镇“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有其特定历史语境。李德裕的举证并没有证明之,而只是表明对朝廷尽忠的河朔藩帅终得朝廷庇佑。朝廷的官爵威命对于河朔藩帅在藩镇地方维持社会声望有重要影响,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也会成为刺激藩镇动乱的一种因素,成为塑造河朔藩镇内外矛盾的重要推手。河朔节度使的权力基础根植于河朔藩镇的地方集团利益之中。唐廷的“官爵威命”发挥积极作用,立基于藩帅已经基本得到军众支持、初步掌控本镇局势的背景之下。河朔藩帅接受官爵威命,明确了唐廷与藩镇分别作为施抚者与受抚者的地位。唐廷与河朔藩帅之间授受官爵威命,正是双方各取所需,相互借重的反映,是双方共同维系“河朔故事”的一种具体表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