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宜君[1] 张冀[1] WANG Yi-jun;ZHANG Ji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5-104,共10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世情传统研究”(18BZW172)。
摘 要: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历程中,《天香》、《匿名》、《考工记》具有叙事变奏的重要意义。这三部长篇小说以时代的隐身人为切入口,分别化用红楼故事、游仙模式和八仙母题等叙事资源,实现其时间体验和自我塑形的题材开掘,完成了中国文学世情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王安忆受余华“苦难三部曲”触动,《长恨歌》、《遍地枭雄》先后正视生存之苦与存在之难的困境;直到《天香》、《匿名》、《考工记》陆续问世,才以“时间”的体验取代拧巴的“逻辑”,以“自我”的塑形置换先验的“人性”,在创作层面上对“心灵世界”小说理论进行自我纠偏,但“在自由中找回自我”的初衷却陷入“在自我中失却自由”的泥沼。如何更深层次地探求心灵世界的自由秘响,是王安忆乃至当代作家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