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亚丁 Hou Ya-ding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76-85,共10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辩证法视角的媒介产业哲学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6BZX030)的研究成果。
摘 要:人类对于声音和图像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是建构世界与个体同一性的重要基础,个体以此作为自身行动的重要指引,它一直伴随人类精神的各个运动环节。影音复制技术的发展变迁同样遵循这一原则,逻辑上必然经历具象复制到抽象意义的变迁。机器在不断延伸和超越人类固有时空限制的同时,也改变着机器与人的关系,带来了机器意义、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转向。数字媒体进一步改变了这些关系,个人本体经由影音本体走向数字本体,网络本身因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统治地位而发育成为网络主体,人类主体的逐步丧失使得人类生活世界变得日益模糊和边缘化。
关 键 词:影音复制 逻辑变迁 意义转向 数字本体 网络主体
分 类 号:TP391.41[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N912.3[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G206[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