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丽霞[1] ZHAO Lixia
机构地区:[1]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16期49-53,共5页China's Naturopathy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眩晕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钙降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流动力学指标(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SOD、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ESCV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颈椎微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且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复发率低。
分 类 号:R255.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