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志峰 Zhang Zhifeng
出 处:《中华戏曲》2021年第2期53-66,共14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古剧生成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2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梆子腔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8CZW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内外藏晚清民国秦腔剧目叙录”(项目编号:20YJCZH238)。
摘 要:目前学界关于傩戏通行的认识是源于祭祀,但关于傩戏出现时间、生发机制则不甚明晰,一如徐宏图《傩戏的起源、流向及其在浙江的遗踪——吴越傩戏文化初探》所言:“学者们根据甲骨文及《周礼》《礼记》等文献,一般只追溯到商周的宫廷傩祭。至于商周宫廷傩祭是何时何地传入的,就不得而知了。”1本文从傩的造字本意出发,以疫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傩戏起源于太阳神崇拜,最初目的在驱逐太阳之病,后逐渐演变为驱逐瘟疫之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2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