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我国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目标实现——基于金融逆周期“托底”效应与阈值  

Re-discussion on the Goal Realization of China's 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Based on the Effect and Threshold of Financial Countercyclical"Bottom Li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霍帅[1] HUO Shuai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海南金融》2022年第9期3-13,共11页Hainan Finance

摘  要:宏观审慎评估(MPA)是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实践,在金融与经济的增长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导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对金融逆周期调节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我们在前期的研究中,已经发现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导致逆周期调节在经济遇冷期存在一定边界,影响MPA目标实现。那么,逆周期调节对恢复当前经济有效么?本文从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通过构建DID模型,得出逆周期调节对经济“输血”形成的“托底”效应明显,但由于市场主体的顺周期行为,经济增长的内生“造血功能”尚未形成,金融逆周期调节的效率将逐渐下降,直到形成政策阈值。如果企业“躺平”后,继续加强金融逆周期调节,可能导致企业过度金融化,加大通胀风险。

关 键 词:宏观审慎评估目标 逆周期 信贷 经济增长 阈值 

分 类 号:F790.7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