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司马斌 邱小伟 赵阳[1] 齐齐 王艺静 SIMA Bin;QIU Xiao-wei;ZHAO Ya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03
出 处:《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年第9期841-843,共3页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杭州市科技局项目(No.20191203B133、20211231Y047)。
摘 要:临床上获取肺内病灶组织的途径,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胸膜活检术、CT引导下经皮经胸廓肺穿刺(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PTNB)以及手术切除等[1]。PTNB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易行的定性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气胸、出血为常见并发症[2]。研究表明,增强CT检查可用于鉴别肿物内坏死与实性区域,能够清楚显示血管,有助于提高活检阳性率及降低术后出血发生概率[3]。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可显示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有助于术者在穿刺活检术中准确把握进针方向,减少术后并发症[4]。本研究将增强CT检查与MPR相结合,探讨增强CT MPR定位技术引导经皮肺穿刺的临床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