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孢子虫分泌蛋白的种类及其功能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凯剑 刘群[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

出  处:《中国兽医杂志》2022年第7期78-8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5012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212014)。

摘  要: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简称新孢子虫)由Dubey等于1988年鉴定并命名[1],是多种动物共患原虫,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中间宿主是包括犬在内的多种温血动物,主要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和视网膜等器官组织的有核细胞中。新孢子虫病已是公认的致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孢子虫隶属于顶复合器亚门、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新孢子虫属,如图1所示,其具有该类原虫的三大重要的分泌细胞器,即微线体、棒状体和致密颗粒,是虫体分泌蛋白的主要来源,虫体的表面蛋白和其他分泌排泄产物也是重要的分泌蛋白。

关 键 词:中枢神经系统 分泌蛋白 棒状体 新孢子虫 肉孢子虫 犬科动物 终末宿主 有核细胞 

分 类 号:R382.3[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