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娩出后60s断脐对新生儿血气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沙艳平 丁海燕 周丹 安晨凤 

机构地区:[1]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浙江舟山3160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2年第17期3190-3193,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分析胎儿娩出后60 s断脐对新生儿血气指标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为阴道分娩断脐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按分娩顺序赋自然序号,胎儿性别不限,单号为观察组(100例),双号为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5~10 s内断脐,观察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60~70 s内断脐。所有新生儿均于娩出后即刻采集脐带新生儿端动脉血,检测血气指标,包括酸碱度(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及氧分压(PO_(2)),分娩后24 h采集末梢血(足跟血或中指指尖内侧),检测血常规指标并行组间比较;随访观察两组新生儿6个月,分组统计新生儿黄疸行蓝光照射率、贫血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分娩后脐带血pH值、PO_(2)水平[(7.11±0.10)、(3.35±1.07)kPa]均高于对照组[(7.01±0.09)、(3.12±1.02)kPa],PCO水平[(7.12±1.71)kPa]低于对照组[(7.59±1.56)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7、3.918及4.214,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4 h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嗜碱性粒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4 h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血红蛋白含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24 h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6个月内贫血发生率(2.00%)和其他并发症率(3.00%)均低于对照组(4.0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17、5.034,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

关 键 词:胎儿娩出断脐时机 娩出后即断脐 娩出后晚断脐 血气指标 血常规指标 贫血 

分 类 号:R715.8[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