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飞跃[1] Li Feiyue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2年第5期44-56,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的统计分析与研究”(项目编号20AZW010);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古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8)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由唐诗确立的近体格律,对古典诗歌的创作与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对《全唐诗》的《广韵》标音,通过统计和分析全部五七言四八句体诗,对标准句型、二四异声、粘对、三字尾、换头、护腰、相承、挟声、拗救等声律特征校验,证实或证伪了一些流传已久的命题,并发现一些曾认为非律的句联篇模式出现几率较高。基于抽样归纳和创作经验提出的各种律法以区分唐诗,进而依律来推导和判定诗歌中的字音、异文、句法、韵脚,不免存在循环论证现象。唐诗格律是在规避与规顺基础上形成的诗体规范,为我们认识古典诗歌尤其近体诗提供了一种基础模型,以把握诗歌的声律要素特征及结构关系。全样本统计与整体分析有助于破除声律研究的观念窠臼,发现新特征与新规律,促进古典诗歌体式及相关史论命题的实证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