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玉霞 高源 ZHANG Yuxia;GAO Yuan
机构地区:[1]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2]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65-71,共7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76013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1A0255)。
摘 要:枯柳是明遗民文人与画家反复书写与表现的题材之一。在明遗民枯柳题材的诗画创作中,既有秋冬季节仅剩枝干的枯柳,又有人为砍伐致残的枯柳,还有枯萎朽败的老柳。明遗民文人与画家将凄凉悲苦、亡国悲愤、荒落悲戚等悲情赋予枯柳中,并寄寓丰富的情感,由秋冬季节的枯柳而存“柳枯春复荣”之念,饱含复苏与希望;由人为砍伐致残的枯柳而生“卧柳自生枝”之呼,是饱经沧桑后的冀求;由枯萎朽败的老柳而发“纵有春风不再青”之叹,则满含无奈与哀伤。悲情是明遗民文人与画家寄寓枯柳意象中的情感共鸣点。对枯柳意象在明遗民诗画中的悲情的梳理,丰富与拓展了传统柳意象的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