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立凯[1,2] QIN Likai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2]淮北师范大学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92-97,共6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20A0080);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1330);淮北师范大学校级教研项目(2020xjxyj027)。
摘 要:以追求“一般性”为核心的“知识教育学”造成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之困,以“个性、感性”为核心的“身体教育学”在“单向度的人”的现代性社会日益凸显其价值。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属于身体教育学范畴,在“五育”中具有战略支撑地位。劳动和体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是身体理论及身体教育学,从本质上讲,二者皆为实现人类自由充分发展的“游戏”活动,持续加深的社会转型是劳动和体育协同育人的现实需要,建国初期实施的劳卫制为劳动和体育协同育人提供历史借鉴。新时代加强劳动与体育协同育人有助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有助于畅通城乡体育资源,摆脱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之困,有助于实现体育生活化,构建美好生活方式,对于退役运动员就业具有重要价值。
分 类 号:G80-05[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