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动物词条释义生态文明意识演进研究——以可食用的动物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大刚[1] 刘雅君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出  处:《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127-129,共3页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汉语词典》动物词条释义生态文明意识演进研究”(编号:JJKH20211457SK)。

摘  要:早期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动物词条释义中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痕迹,特别是可食用的动物,社会生产力条件决定了当时的词典在释义中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对动物的认知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动物词条的释义中,可食用的标注逐渐减少,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文明意识随着党和国家的倡导逐渐彰显,体现出社会精神文明程度逐渐提升。

关 键 词:《现代汉语词典》 动物 释义 生态文明 

分 类 号:H109.4[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