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胎儿动脉导管的超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歆 赵秀莲 杨静坤 曾桢 吕涛[1] 黄振宇[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102218

出  处:《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2年第5期529-53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摘  要:目的建立正常胎儿动脉导管二维超声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孕20~40周正常胎儿动脉导管的二维声像图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动脉导管的超声表现分为夹角型、局限狭窄型、迂曲型和管型,分析胎儿体重差异对各型动脉导管分布的影响,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在不同分型胎儿中的差异。结果符合条件的胎儿共2285例次获得满意图像,纳入本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其中583例胎儿表现为夹角型;210例为局部狭窄型;120例为迂曲型;1372例为管型。胎儿管型动脉导管,随孕龄的增加,所占百分比逐渐降低。足月后巨大儿组各型动脉导管的分布与非巨大儿组存在差异。胎儿分娩过程中具有局部狭窄型和迂曲型动脉导管的胎儿更易发生窘迫。结论孕36周后对动脉导管的分型将有望成为胎儿宫内窘迫的早期预警指标。

关 键 词:超声检查 胎儿 动脉导管 胎儿窘迫 

分 类 号:R714.5[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445.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