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永平 李智[2] Liu Yongping;Li Zh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 [2]福州大学法学院
出 处:《海峡法学》2022年第3期97-105,共9页Cross-Strait Legal Science
基 金: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法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BTY012);司法部2020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反兴奋剂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SFB2028)。
摘 要:体育仲裁是我国《体育法》修法中的重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将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专章设置,构建了我国独立、专业、终局的体育仲裁制度,对完善我国体育争端解决机制具有突破性意义。分析修订草案文本,可以发现其仍存在体育仲裁范围限缩、仲裁程序规则衔接不畅、特别程序的开放性不足的问题。为此,以体育法修订草案为基础,结合《仲裁法》修订意见稿,分析其中体育仲裁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缺陷,并提出优化建议:第一,结合体育纠纷特点,适当扩大体育仲裁范围;第二,体育仲裁程序规则设置需充分衔接法律体系内相关规范;第三,补充特别程序的专业性制度构建,力求建设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仲裁。
分 类 号:D922.16[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3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