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令敏 袁怀玉 赵亮[5,6] 赵明辉 黄海波[1,2] 郝天珧 丘学林[1,2,6]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511458 [3]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e to Crust Fluid Systems,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North Ryde,NSW 2109,Australia [4]Centre for Exploration Targeting,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Crawley Perth,WA 6009,Australia [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8]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9期1764-1784,共21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项目(编号:GML2019ZD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6068、91858212、41730532、91958212、91955210)资助。
摘 要:广东省位于华夏地块中部,发育有两条世界级成矿带,即南岭成矿带和东南沿海成矿带,在地理位置上与赣江断裂带和政和-大埔断裂带关系紧密.然而,断层对矿床沉积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尚未清楚.文章利用背景噪声成像和跨维度反演获得了三维地壳横波速度模型,结合区域地球物理模型,分析岩石圈浅部构造特征,并推断其与岩浆源、岩浆上涌路径和地表沉积之间可能存在的构造联系.结果表明,赣江断裂带和政和-大埔断裂带大致将研究区划分为不同的速度区域.北部的南岭成矿带表现为横波波速(Vs)和泊松比(Vp/Vs)低的地壳特征,可能为地壳重熔形成的长英质组分的影响.沿海地区下地壳高Vs异常可能与白垩纪岩浆上涌有关.两个成矿带之间存在一条壳内低速异常带,一直延伸到上地幔顶部,可能由于岩石圈地幔岩浆物质上涌引起地壳部分熔融,并通过主要断裂带上升到地表所致,同时为地表矿床提供了深部物质来源.次级北西向断层与低速带分布吻合,断裂带的发育有利于岩浆的运移.研究区中生代岩浆年龄向海逐渐变新,与低速带向海方向延伸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和俯冲方向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提出了华夏地块中部地区断裂控制模型,解释了中生代中期区域变形和岩浆作用的时空演化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