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槃槃 Yang Panpan
机构地区:[1]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2年第9期32-39,共8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本文聚焦电影中静照的出现形式与表意功能,探讨电影中的静照如何改写静照的时间性和电影的时间性,活络生与死、动与静的界限。具体论述主要通过与罗兰·巴特的《明室》的理论对话和三部主人公为摄影师的影片的段落细读展开。对巴特而言,一张照片的泪点往往是一个将观者不经意间挫伤的细节;终极而言,泪点是关乎时间的,昭示着照片中主体的终将死去。如果说,许秦豪执导的《八月照相馆》和侯孝贤执导的《悲情城市》均以“他终将死去”的电影叙事续写着巴特对摄影死亡性的读解,南·阿克纳斯执导的《照片》则以女主人公与已死去的老摄影师的合影将静照的死亡性翻转。在《照片》的结尾,伴随着女主人公女儿稚嫩的画外音,镜头对着墙上的这幅合影徐徐拉开。对这一摄影机运动的解读,揭开了影片罕为人知的暗藏结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