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萍[1] 曹雪仙 陈文伟[1] 唐旭[2] CHEN Xiaoping
机构地区:[1]天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台州3172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22年第10期2274-2278,2290,共6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温度是作物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不仅影响着作物的新陈代谢,而且对作物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新型温湿度数据采集器,在冬小麦生长期每隔15 min对土壤温湿度、地表温度和冠层温度同时进行持续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土壤耕层、地表和冠层温度平均为12.8、12.5和11.7℃。整个生长期三者的最高与最低温差为16.0、32.4和46.2℃。在冬小麦进入成熟期的5月份三者的月平均温度均最高,土壤耕层、地表和冠层温度月平均最高值为20.8、21.9和22.5℃,而12月土壤耕层和地表月平均温度最低,为6.63和0.06℃。冠层1月平均温度最低,为7.86℃;在一天中冠层温度在5:00左右最低,平均7.85℃,地表最低温度推迟到6:00,平均10.2℃,耕层最低温度推迟到8:00,平均12.3℃,随后温度上升,到13:00冠层和地表温度达到日最高值,分别为18.0和16.3℃。耕层土壤日最高值推迟到16:00,平均12.3℃,然后温度慢慢下降,进入下一个循环。在小麦生长期土壤耕层温度与地表和冠层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尤其与冠层温度关系更为密切。整个生长期土壤耕层湿度平均44.5%,与温度变化规律相反,在整个生长期,2月份土壤湿度最高,平均49.7%,而4月份最低,最低平均值39.1%。耕层湿度在6:00左右最高,平均为44.8%,随后下降,到17:00达到最低,平均44.3%,然后慢慢上升,进入下一个循环。在小麦生长期土壤耕层湿度与土壤耕层、地表和冠层温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