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第219条之一商业间谍的受益主体界定探析  

Analysis on the Definition of Beneficiaries in Article 219 of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捷 王端端 刘伟 Li Jie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人民检察院,上海201210

出  处:《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124-128,共5页The Journal of Yunnan Police College

摘  要: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第219条之一的新罪名,是对我国商业秘密刑事保护体系的重大完善,但现有法律目前没有对本罪的受益主体即“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作出明确界定。通过体系解释和实质解释两种途径加以分析,并参考借鉴域外经验,认为本罪的受益主体不应当以具体组织形式加以限制,而应从资本来源和实质控制的角度予以确认。

关 键 词:商业间谍 受益主体 总体国家安全观 

分 类 号:D914.33[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