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毛春莹 礼彦侠[2] 穆慧娟[2] 王丽娟[3] 吕艺[4] 李海娜[5] 朱延焱 潘国伟 孙炜[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10122 [2]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国卫生统计》2022年第4期553-55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
基 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802131);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20180550495)。
摘 要:目的描述辽宁省城市淋巴瘤患者10年生存率,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在肿瘤报告库中选取沈阳、鞍山和本溪市城市居民中于2000-2002年间确诊的245例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随访至2012年12月31日,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EdererⅡ计算期望生存率(ESR)和相对生存率(RSR),生存曲线的估计用Kaplan-Meier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淋巴瘤患者10年OSR和RSR分别为18.78%和22.24%,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OSR:28.13%、RSR:31.31%)高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16.67%、20.06%),0~64岁患者(23.13%、24.58%)显著高于65岁及以上患者(10.59%、18.40%),I~II期患者(33.33%、37.85%)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11.94%、14.74%);治疗方式中,单一治疗(22.86%、27.06%)和联合治疗(25.00%、27.76%)患者显著高于仅其他(8.89%、11.57%)和其他联合治疗(15.94%、19.10%)患者;分期治疗中,早期常用治疗(34.15%、39.98%)和早期其他治疗(33.33%、35.45%)患者显著高于晚期常用治疗(18.52%、21.32%)和晚期其他治疗(7.50%、10.17%)患者。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和分期治疗为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辽宁省城市淋巴瘤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发达国家同期水平的1/3~1/2,提高淋巴瘤早期发现率、早期治疗率、采用常用治疗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我省患者长期生存率。
分 类 号:R551.2[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