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古今炮制方法考证及饮片质量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君 许海 沈峰 

机构地区:[1]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内科/医务科,湖北武汉430065 [2]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9期1655-1658,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8CFC808);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承创新计划项目(202008)。

摘  要:甘草属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的干燥根及根茎,亦被称为红甘草、甜草根、甜根子、皮草、粉草、棒草。多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其味甘性平,善入心、肺、胃经,其可解毒清热、补益脾气,亦可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而于方剂中与他药配伍,亦可发挥调和诸药之效。

关 键 词: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饮片质量 祛痰止咳 补益脾气 炮制方法 味甘性平 他药配伍 

分 类 号:R282.4[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