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内科/医务科,湖北武汉430065 [2]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9期1655-1658,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8CFC808);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承创新计划项目(202008)。
摘 要:甘草属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的干燥根及根茎,亦被称为红甘草、甜草根、甜根子、皮草、粉草、棒草。多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其味甘性平,善入心、肺、胃经,其可解毒清热、补益脾气,亦可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而于方剂中与他药配伍,亦可发挥调和诸药之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