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体制下匈奴政治传统的延续与发展——以匈奴汉国的政治模式为中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磊[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241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9期9-15,共7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中华认同与南北朝时代的国家建构”(14PJC03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匈奴汉国建国前夕,五部匈奴改革了政治体制,将南匈奴的“四角”“六角”制改为“十六等”制。这是对汉魏之际、魏晋之际经由中原王朝改造后南匈奴“贵者”分立格局的制度肯定。元熙元年(304年)汉国建立后,以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制为政治架构。永凤元年(308年)刘渊称帝,汉国从王国体制发展为王朝体制。在汉国体制中,匈奴传统仍得以保留。胡汉分治、匈奴与六夷分治体现了匈奴的分治精神。“悉封郡县王”与“司隶-内史”在模仿汉代封爵制度完成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对原“十六等”王的地位予以承认。立储等权力运作更是在匈奴的传统政治语境下进行。王国及王朝体制与匈奴传统并非对立关系,汉国权力体制正是二者相融合的结果。

关 键 词:匈奴 汉国 政治传统 权力体制 

分 类 号:C951[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