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情说与朝鲜古代“唐宋诗之争”的演变  

On the Theory of Affections(“Xing-qing”)and the Evolution of “Tang-Song Poetry Controversy” in Ancient Kore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朴哲希 Piao Zhexi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大连116081

出  处:《浙江学刊》2022年第5期174-182,共9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古代朝鲜半岛‘唐宋诗之争’文献整理与研究”(19BWW02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朝鲜古代的“唐宋诗之争”从萌芽到尾声,贯穿着高丽、朝鲜两朝诗学史数百年,对朝鲜诗学理论体系、理论范畴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性情是朝鲜文人“尊唐”或“主宋”的主要争论点。文人不仅偏尚性情,并且通过性情自觉地纠正以往“学唐”或“学宋”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疏漏,无形中推动着“唐宋诗之争”的发展。朝鲜朝中期的性情说针对的是诗坛肤廓空疏之风以及剽窃蹈袭之弊,文人以此为武器开始尊唐贬宋;朝鲜朝后期的性情说则使文人不专以一家为师,要有自家之音,文人由此力倡兼学唐宋;近代之后,为凸显创作主体之个性又迎来性情论的短暂复兴,学唐之风也随之抬头。

关 键 词:性情 朝鲜诗学 “唐宋诗之争” 诗学发展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I312.0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