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海南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100 [2]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000
出 处:《养猪》2022年第5期64-67,共4页Swine Production
基 金:国家生猪产业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CARS-35)。
摘 要:目前我国商品猪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产出国,现在中国一年要生产和消费5亿头猪,占全球猪肉生产和消费量近一半。而每个中国人平均一年要消费掉近40 kg的猪肉,远远高于牛羊肉和其他所有肉类的总和。1990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货币收入为1387元,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增长约35倍[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出现了明显差异和变化,从简单的对肉的需要转变成对优质、风味好、口感佳的猪肉的需求。在对猪长期选育培育的过程中,其体内脂肪含量发生一定变化,尤其是IMF(肌内脂肪)含量的变化,对肉质的风味及口感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目前我国一些本地猪种其IMF含量丰富,且经过杂交改良后能保持其肌内脂肪丰富的特性。王忠庆等[3]通过测定大河乌猪和大河猪肉质指标的结果表明,大河乌猪较大河猪的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生产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有效地保持了大河猪在肉质性状上的优势,并在肉质评分上基本都优于大河猪,大河乌猪的IMF水平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此外,两品种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上差异不显著,也说明大河乌猪的选育过程中保持了大河猪在脂肪和蛋白质组成与结构上的优良性,大河乌猪是一种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与研究价值的品种。因此,对其脂代谢相关功能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