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晓丹 Qiu Xiaodan
机构地区:[1]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140-149,共10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王朔现象”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价值虚无”“躲避崇高”“痞子文学”“解构英雄”等角度,对王朔作品或现象进行探讨。这些研究均是试图在价值维度中对其作分析与定位,并且由于对其持或认同或反对的不同态度,使得探讨各方陷入各执一词而无法形成有效结论的局面。只有跳出以往探讨的局限,将王朔现象置于包括文学、影视等门类在内的文艺领域整体观视阈中,才能全面揭示其背后的学理性逻辑,即它展现出当代文学书写如何从一种传统向另一种框架的转换,以及文学与影视自1949年起所形成的关系的变迁。前者是自掀起“重返八十年代”热潮以来,当代文学领域所力求探询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后者则在当下文艺深受影视过度娱乐化影响的背景之下,尤其具有清理与反思的现实性价值与意义。另外,该研究或可为近年来学界所呼吁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思路与案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