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晓伟 Chen Xiaowei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9期27-34,35-38,共12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2&ZD1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佛教史历来存在二月初八、四月初八佛诞日的分歧。一般认为,辽朝也奉行两种佛诞日,以体现蕃、汉各自特色的社会文化传统,所谓二重体制说据此提出。其实,这是出自不同的文献系统,一为《辽史》佛诞二月八日说,一为《契丹国志》佛诞四月八日说,从史源学角度进行通盘分析,前者的《岁时杂仪》是据后者的《岁时杂记》改编而成,敷衍成篇,《岁时杂记》则根源于武珪《燕北杂记》。《燕北杂记》记载四月八日京府及诸州行城为乐,无疑是权威可靠的,并且有多种辽代石刻文献为证。元朝官方明文规定,于二月八日在京城迎佛,其中要数高良河畔西镇国寺和大护国仁王寺两地的庆典游艺最为隆重,场面热闹非凡。至正初年,史官撰修《辽史》改编《契丹国志》时,便将“四月八日”篡改作“二月八日”。元朝史官的这一臆改,结果凭空横生出另外一个佛诞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