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奥斯瓦尔德・喜龙仁 范丽雅(译) Osvald Siren;Fan Liya
机构地区:[1]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 [2]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出 处:《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34-49,共16页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Journal
摘 要:本文是1936年2月13日喜龙仁在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举办期间,由英国印度学会举办的讲演会上发言稿,后和研究巴米扬大佛的约瑟夫?阿肯等人的讲演稿一起,于1938年出版。伦敦艺展之前的1925年,喜龙仁就出版了《中国雕塑》这本划时代巨作,奠定了其在西方中国艺术研究史上的卓越地位。此后,他又遍访欧美和东亚的大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收藏的佛教雕塑作品,并在伦敦艺展上看到了当时流失海外的众多国宝级中国雕塑W,使得他对亚洲雕塑整体鉴赏力大为提高。这篇论文分成两部分,文字部分主要阐述起源于西亚和印度的动物雕塑和佛教雕塑如何经由两条丝绸之路(陆路和海上)传播到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历史演变以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图录部分则收录了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和中日两国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收藏的雕塑作品,并按照年代和地区编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艺术特征,又呈现了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风格演变,这些海外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古董商、私人藏家珍藏的中国文物,相当部分已经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胜古迹和文物珍藏屡遭劫难,今已绝迹世间,这些都显示出该文的学术价值之高和图录之珍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