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再生稻种质资源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Phenotypic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atooning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in Jianghan Pla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建伟 刘歆 朱容 朱波 刘章勇 Wu Jiangwei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2]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荆门448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18期109-115,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208);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20BBA044)。

摘  要:分析234份早抽穗水稻种质资源10个农艺性状表型多样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江汉平原种植的再生稻核心种质。以234份早抽穗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2年大田试验,采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水稻种质资源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2年中头季稻和再生季稻的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84%~62.03%和6.80%~54.31%,其中头季稻和再生季稻生育期变异系数均较小,实粒数、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主成分分析将10个农艺性状转化为4个主因子,分别是产量构成因子、生育期因子、株高因子和粒质量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2.34%;结合主因子得分和隶属函数权重,对水稻种质的综合性状进行客观评价并赋予得分值,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种质资源为金南特43B、SR 113::GERVEX 553-C1、SI WAN 14::IRGC 63019-1、NAN TE HAO::IRGC 59797-1、BLUE BELLE、柳沙1号、RIKUTO KEMOCHI、5216B、临果和丽江新团黑谷。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34份水稻种质资源可聚类成三大类,第Ⅰ类群共计52份种质,其中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其中8份种质资源在此类群中,属于3组内比较优质的品种;第Ⅱ类群共计125份种质资源,各农艺性状表现中等;第Ⅲ类群共计57份种质资源。234份水稻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利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获得第Ⅰ类群更适合在江汉平原种植的水稻种质资源,可作为初步筛选出的适合江汉平原种植的再生稻种质资源,今后还需要在江汉平原进行多年多点的不同播种期和其他指标鉴定,进一步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

关 键 词:再生稻 种质资源 江汉平原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分 类 号:S511.420.2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