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17期38-40,共3页China's Naturopathy
基 金: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801D221277)。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兔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的影响,探讨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干预CSA的部分机制。方法:将消痔灵注射液注射于60只日本成年大耳家兔左侧第3~5颈椎横突侧面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组)、B组(吕景山对穴“后溪、束骨”组)、C组(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束骨”组)、D组(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针刺),每组10只。造模后3d开始对4组家兔分别给予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及不予针刺的处理方法,针刺每日1次,连续针刺28d。分别于造模开始前、造模后、针刺(或常规饲养)第7、14、28日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4组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结果: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穴均能加快家兔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Vm,其中以针刺“后溪、列缺、束骨”组较为明显,且A、B、C组家兔CSA的相关症状改善明显。结论: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可以通过加快椎基底动脉血流Vm,改善CSA模型兔的相关症状。
关 键 词:针刺 吕景山对穴 椎动脉型颈椎病 后溪 列缺 束骨
分 类 号:R274.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