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屹[1] 刘鑫[1] Yang Yi;Liu Xin(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沈阳110004
出 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年第8期673-678,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摘 要: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新生男婴发病率高达1/300~1/200,近些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随着尿道下裂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远端型尿道下裂成功率可达85%~95%。但是近端尿道下裂(定义为阴茎脱套后尿道外口位于阴茎体中部近端)仅占尿道下裂患儿的10%~25%[1],但由于解剖病理改变复杂,可获得用于修复的组织有限,术后效果需监测至成人期,即使是技术成熟的外科医生也会面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近些年报道手术后并发症高达50%~70%[2,3],特别是合并严重腹曲(腹曲大于45°)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远端尿道下裂更多涉及到美观而不是功能问题。近端下裂面临手术后并发症、排尿功能、性功能,手术后父母、患儿、术者,甚至观察员的满意度,以及诸多生活质量方面的考虑因素。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将近端尿道下裂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类型来对待。以下从近端尿道下裂解剖特点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出发,分析近端尿道下裂术式选择和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近端尿道下裂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