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祝路民 赵堂海 高洁青 ZHU Lumin;ZHAO Tanghai;GAO Jieqing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威海医疗区普外科,山东威海264200 [2]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血管外科,山东烟台264000 [3]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军队伤病员管理科,山东烟台264000
出 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2年第3期192-194,共3页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for Clinicians(Electronic Version)
摘 要:异位脾种植是一种良性的脾组织异位自体移植,常继发于外伤性脾破裂或脾切除[1]。据报道,在有脾外伤和脾手术史的患者中,其发病率高达67%[2]。异位自体脾种植可发生在腹腔、胸腔、盆腔、皮肤切口等任何部位[3]。尽管发生的实际机制仍未确定,但有两种可能性:脾细胞可能直接生长在肝脏表面,然后植入肝脏,或脾细胞通过脾静脉血源性扩散,然后植入肝脏[4,5]。异位自体脾种植是无症状的,甚至没有任何外科手术史,经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4]。本文报道1例脾破裂后移植到第二肝门临床病例,笔者从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方面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异位脾种植的认识,优化异位自体脾种植的诊断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