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30年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认识和书写——以作家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为例  被引量:1

Japanese Intellectuals’Cognition and Writing of China from 1920 to 1930:Based on Akutagawa Ryunosuk,Haruo Sato and Ishikawa Tatsuzo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海涛[1,2] ZHAO Haitao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2 [2]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2

出  处:《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8-32,共5页Journal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石川达三中国题材小说研究”(19WT102)。

摘  要:1920至1930年代是日本大正、昭和前期,是日本知识分子来华旅行、访问、交际和实地调查的高峰期。以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石川达三为代表的日本作家通过实地踏察,创写各类作品,来展示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认识。其中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憧憬和兴趣,也有对近代中国社会貌态的不实记录、丑化、污蔑和敌视情绪,美化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误解和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类作品,既是对中日近代历史问题的正视,也是带动接下来的中日关系走向真正的睦邻友好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日本知识分子 芥川龙之介 佐藤春夫 石川达三 中国认识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