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单飞跃[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115-117,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着力回填“前管制时代”的意思自治,“为市场经济提供完备的、精确的法律规则”。近代民法三大原则相对化的过程,也就是民法不断地吸收公法元素调整意思自治的空间以及矫正形式公平带来的种种弊端的过程。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民法“既有私法性的规范和制度,也有公法性的规范和制度,既调整私法关系,也调整公法关系”。《民法典》颁行以来,就法典的体系创新与历史贡献已有充分的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