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作友[1] 朱晗 HU Zuo-you;ZHU Han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9-125,共7页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话语体系英译和中西文论对话研究(17BYY06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迟子建和莫里森的自然书写都有一条渐变的发展脉络,即从自然乡野到城市的空间转变、人物自然品性的淡化和传统文化的式微。这种变化可以归结为两位作家面对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深切焦虑。转型焦虑在揭示作家悲天悯人的文化忧思的同时,也说明回归自然与传统是中西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守成主义创作具有逆全球化的韧性与张力。迟子建的创作书写着传统之思、故土之怀,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诗意辽阔的精神世界,给我们提供了心灵的慰籍;而莫里森的创作彰显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兼容的文化心态,使其能够在文化融合中重新建构黑人的文化身份。自然书写有助于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行自我的反思与重构,实现从回望传统到重塑现实的转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