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意识与阶级意识——对1930年代大众语运动的一种考察  

Mass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Consciousnes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opular Language Movement During the 193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晓红[1] Qi Xiaohong

机构地区:[1]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联部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5期81-90,共10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大众’演变研究(1898—1937)”(编号:17BZW18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由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普及与提高问题衍生出的语言问题,就是1934年的“大众语”运动。它是在新生活运动所促发出来的复古潮流中,针对白话、国语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大众语”从一产生就无时不处在一种对立的关系之中。它是建立在基本的社会阶级对立的事实上,把语言作为一种阶级斗争的场所来认识的。大众和语言结合,就是希望通过与大众言说的互动造成一种独立统一的“大众意识”,进而形成新的大众阶级,改变其时的社会关系。

关 键 词:大众语 大众意识 阶级意识 

分 类 号: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H1-0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