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符鹏[1,2] Fu Pe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5期119-140,共22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在当代史的演进语境中,周立波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铁水奔流》作为一部失败之作包含着有待被重新探索的历史-观念意涵。作者“深入工厂”的写作尝试根植于他早年经由巴尔扎克的文学观建立的现实主义感知机制(观察-思想-想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这种机制经由《暴风骤雨》的写作被松动,“政治”取代了“思想”原有的位置。由此被重塑的感知意识并未真正洞察政治的运转机制,使得《铁水奔流》遭遇了典型塑造的难题,但周立波将叙述触角延伸到政治与生活的连接地带,敏锐地探索了工业叙事的可能性。正是以此探索为中介,《山乡巨变》才得以达至对生活世界的创造性呈现。
关 键 词:现实主义 “深入生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工业题材文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