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蒋介石“拒琉”问题新论  

Study on Chiang Kai Shek’s Refusal to Take Back Ryukyu During World War I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玉山 LIU Yushan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出  处:《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1-27,共7页Journal of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基  金: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重点项目“中日美及台湾地区钓鱼岛政策比较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2018GH038)。

摘  要:蒋介石“拒琉”的原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因素的“层垒造成”。文章提出两个观察视角,一个视角是“信息燃点错位说”,支撑这一论点有三个层面:蒋介石本人对待琉球问题的心路历程、筹备开罗会议幕僚的态度以及中国民间社会舆论是否高涨,三者互动的关系是:幕僚的决策会影响蒋介石,蒋介石自身的判断也会影响幕僚,但这两者都会受到民间社会舆论的影响。第二个视角是英国的视角,表现在四个方面:1943年之前英国外交部的琉球资料来源并不广泛;从英国外交部人员的认知看,他们对于官方发声比较看重;英国外交部人员理解的日本吞并琉球的溯及力问题;英国外交部人员普遍的观点是中琉之间仅仅是朝贡关系,并非现代主权意义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开罗会议 “拒琉” 宋子文 民间舆论 溯及力 

分 类 号:D827[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