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晗[1] Liu Han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 处:《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2年第5期108-119,共12页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摘 要:非裔美国作家科尔森·怀特海德的《萨格港》是一部成长小说。小说通过黑人主人公班吉的视角,讲述了1985年夏天他在萨格港的中产阶级黑人社区度假的经历。假期中,班吉和伙伴们与父辈们的自我观念发生冲突,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接受父辈的训导成为父辈的复制品,另一方面受到外界对自身所属黑人中产阶层的“软弱性”和“背叛”的指控的困扰,做出各种叛逆尝试。本文认为,班吉以及其他黑人中产阶级二代的叛逆行为,可以解读为借助于父母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进行的自我塑形表演,目的是找回被特定话语剥夺的“黑人性”。这种表演并不能让他们超越父辈的自我观念,也无法消除他们的成长焦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萨格港》的成长主题构成了对当下美国“后黑人”意识形态的反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8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