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文杰
出 处:《历史教学(下半月)》2022年第9期63-72,共10页History Teaching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从御史到尚书:两汉魏晋南北朝‘执法’语义变迁考”(编号:19XNH038)成果。
摘 要:西汉的“外臣”,作为一种政治身份,其制度设计可以追溯至战国秦的“外臣邦”,但“外臣”之名则直接来源于战国时诸夏间的外交实践。汉帝国建立之后,陆贾首次将“外臣”名号应用于南越。受汉初特定形势的影响,南越的册封与进一步内附均参照诸侯王体制进行,但它并非汉之诸侯,其实际状态介于敌国与诸侯之间。尽管最终内化为郡,但因其形成的“外臣”名号却相继应用于朝鲜、匈奴乃至西域,并形成一种特定模式。这种介于敌国与诸侯之间的“外臣模式”亦成为后世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封贡关系的基本形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