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品种与剪伐方式对二次产果的影响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举 赵芳 寸福香 张泽[1] 

机构地区:[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 [2]云南曲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曲靖655000 [3]大理州鹤庆县茶桑果药站,云南鹤庆671500

出  处:《四川蚕业》2022年第3期19-22,共4页

摘  要:为使果桑当年二次挂果,对3个果桑品种采用3种不同剪伐方式处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果桑产果后,在6月下旬剪伐,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台湾长果桑”萌芽早、采收期长,果实纵径最长,果形指数及单株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同一品种所有枝条剪去顶梢,剪伐长度为枝条长度1/3~1/4,并疏光保留枝条全部叶片的技术处理3,单株产果量最高。综合看“台湾长果桑”处理3,二次结果果品质量较优、产果量最高。

关 键 词:剪伐技术 果桑二次产果 物候期 经济性状 果品品质 

分 类 号:S663.9[农业科学—果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