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匡远配[1] 易梦丹 Kuang Yuanpei;Yi Mengdan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处,湖南长沙410128 [2]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出 处:《农村经济》2022年第8期41-49,共9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益评价:基于‘双SE’框架”(编号:71473080)、“农地流转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业TFP中介作用与‘三变革’出路”(编号:71973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竞争中性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理念,对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引功能。经济社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产权制度改革与治理现代化为农地竞争中性提供了改革新情境。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强调农地产权赋能化、地权市场化和平等保障发展权,能有效实现价值导向中性、产权保护中性、权利秩序开放中性和利益获取中性,是竞争中性原则在农地制度改革中的拓展与融合。农地制度改革正沿着市场取向、明晰产权、稳定地权的趋势演变,其改革方向、思路与行动在不同程度上契合竞争中性的核心理念、基本要义、价值追求、实现方式、基础要求、根本逻辑和本真功能。但目前农地竞争中性的目标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有必要以公平竞争为核心内容的竞争中性视域来重新审视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找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地竞争中性改革之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2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