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明德[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出 处:《青年记者》2022年第18期28-31,共4页Youth Journalist
基 金: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陕西网络舆情态势研判与风险防控策略研究”(编号:2022M035);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舆情专项“重大事件中网络舆情、民意与执政理念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021ZXWT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舆论所涉及的个体成分会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感性的舆论”,而舆论素养作为理性的产物,能对其非理性走向起到中和或阻遏作用。智能媒体以其“平权”属性给予舆论空前的生存宽容,舆论素养的重大意义就是以高度的理性自觉驱动行动来回馈这种宽容,确保媒介空间清朗可控。面对未来智媒形态的新变革,舆论素养养成要充分观照舆论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舆论立场与面向的考量、舆论倾向性的精准把握、负面舆论的免疫力提升、养成对象的类型化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