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网络视域下表演类非遗项目与高校的联动  

Synergy with Universities:ICH Elements of Performing 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s'Network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璐璐 Tang Lulu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5期45-51,共7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9SRC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1JJ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表演类非遗项目在现实传承中面临表演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高质量表演人才稀缺;表演传统不同程度地走样,甚至消亡;观众断层、流失等诸多问题。而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结合是促进其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艺术基金的支持下,由高校作为申报主体主导的京剧叶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项目通过经典剧目的培训和复排,培养了接班人才,实现了对京剧武丑艺术的抢救性传承。同时,剧目的重新编排也有利于吸引年轻观众。该培训项目建构的行动者网络显示,高校与艺术基金、艺术院团的联动,研究人员与非遗实践者的互动是表演类非遗项目传承的有益模式。其中,高校研究人员扮演了重要的文化经纪人角色,是推动传承网络良好运行的有力行动者。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行动者 文化经纪 艺术基金 京剧 

分 类 号:J812-4[艺术—戏剧戏曲] G649.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