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蓄血证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思路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超 仲崇副 史卓卓 高兆旺[2]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22年第11期19-21,共3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山东中医药大学横向课题(H20210201-01);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108)。

摘  要:蓄血证理论源于张仲景“瘀热在里故也”(《伤寒论》),本质为瘀热互结。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发生可归责于瘀血结于下焦前阴,瘀结日久生热,相互搏结形成瘀热,而热邪灼伤肾子(即睾丸)、瘀邪阻滞气血,终致不育。基于蓄血证理论,从瘀热出发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治以活血散瘀、清热凉血,兼以培补肝肾、益阴强精,临床获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关 键 词:蓄血证 瘀热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 中医药疗法 

分 类 号:R277.5[医药卫生—中医学] R2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