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致宁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1期143-145,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三浦绫子的小说《冰点》自1966年出版起,始终长盛不衰,广受好评,在多个国家燃起了“冰点”热潮。《冰点》缘何备受瞩目?其原因不仅在于其对人性幽微细致的刻画,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重悲剧效应在读者心中引发的震动。本文试图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对三浦绫子《冰点》中的悲剧效应成因为出发点,分析三浦绫子作品与亚氏理论间“遥远的呼应”。在方法论上,则以《冰点》角色性格的两重功能与故事情节的多重构合入手,分析《冰点》是如何作为“有机的整体”为读者带来悲剧专属的巨大审美快感和艺术冲击。理论对文本的阐发,展示了亚氏理论跨越时空仍然历久弥新的蓬勃生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