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株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效果评价  被引量:8

Screening,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wo phosphate dissolving fungi from blueber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尚晓静 侯瑞[1] 徐芳玲[1] 潘秋梅 张富美 Shang Xiaojing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凯里556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20期246-252,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支撑(2017)2567、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01688)。

摘  要:从蓝莓植株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溶磷、耐盐功能的菌株,为研究和评价其溶磷效果,采用固体溶磷圈法,根据是否产生溶磷圈来筛选蓝莓溶磷内生真菌,选取具有溶磷圈的真菌进行经典形态学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鉴定;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发酵液的有效磷含量及pH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分析菌株的溶磷机制;采用固体培养法,设置不同NaCl浓度梯度用于分析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耐盐性。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G14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菌株FG54为阿达青霉(Penicillium adametzii)。菌株FG5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87.315μg/mL,菌株G1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23.730μg/mL。通过对2株菌株有机酸的测定,发现该菌株的溶磷能力主要通过自身分泌的丙二酸、甲基丙二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降低菌株发酵液的pH值,从而达到溶解磷的效果。同时,菌株FG54能较好的适应不同含量氯化钠浓度,在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在氯化钠低浓度情况下,菌株G14生长速度较快,FG54生长较慢。通过筛选得到了2株溶磷性和耐盐性较好的真菌,它们在不同盐环境中差异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溶磷真菌 蓝莓 筛选 鉴定 溶磷效果 

分 类 号:S182[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